剑南春近期陷入一场广告风波,一句标榜其为“中国名酒销售前三”的广告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质疑。从电梯广告中不难发现,剑南春以其大单品“水晶剑”来宣称自身地位,意在表明自己在白酒市场的重要地位。但面对诸如贵州茅台、五粮液这样的龙头企业,其他酒企争夺“老三”的位置已是多年来的常态。对于剑南春而言,其是否真正跻身销售前三,尚待进一步验证。
红星资本局深入调查发现,在白酒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剑南春面临着与其他酒企争夺市场份额的压力。洋河股份和山西汾酒等企业的营收已经领先剑南春,而剑南春的销售额虽然突破200亿大关,但仍需进一步证实。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表格显示,“水晶剑”确实进入了名酒销售前三,但这更多的是指其核心大单品在市场上的表现。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指出,剑南春近年来在“低调壮大”,其核心大单品“水晶剑”在次高端白酒市场拥有垄断性优势。作为老牌名酒,剑南春的高品质特征以及品牌历史价值得到了凸显。“水晶剑”的市场零售价相对亲民,深受消费者喜爱。剑南春在餐饮渠道的开瓶率也很高,这是消费者对其品质的认可。
除了产品本身的竞争力,剑南春在产区市场份额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四川绵竹产区,剑南春一家占据了8成市场份额,这足以证明其在当地市场的强势地位。剑南春还在扩大产能,其3万吨原酒扩能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按照绵竹市的要求,剑南春的目标是“十四五”末实现营收250亿元。
尽管剑南春在市场上表现出色,但其与茅台、五粮液齐名已成为过去。现在的白酒行业格局中,茅台和五粮液稳居第一、第二的位置,而第三的位置则成为了众多酒企争夺的焦点。剑南春能否重拾往日的辉煌,成为市场的领跑者之一,尚需拭目以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凭借其高品质的产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在产区市场的强势地位,剑南春已经在白酒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关于“老三”地位的争议,多年来白酒市场对其论调尚未统一。这个位置犹如坐不稳的宝座,即使暂时占据,也可能随时被其他竞争者取而代之。剑南春的发展历程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剑南春曾是中国白酒市场的重要一员,随着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的崛起,其排名逐渐下滑。市场上甚至出现了“茅五洋”、“茅五泸”、“茅五汾”等多种说法,反映了剑南春地位的不稳定性。
在对比龙头酒企的营收规模后,我们可以看到,茅台集团和五粮液集团已经迈入千亿级别,并雄心勃勃地瞄准世界500强。而剑南春集团的营收虽然达到200亿,但仍难以与巨头相提并论,甚至大幅落后于泸州老窖集团,后者年营收已经超过600亿元。
尽管剑南春在次高端领域有着强劲的实力,但在高端产品线方面,与龙头酒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舍得、水井坊、郎酒、习酒、西凤等全国性名酒的渠道不断下沉,次高端市场份额正被逐渐蚕食。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白酒市场的领导地位已经高度固化,剑南春若想重返辉煌时期的一线品牌位置,面临的挑战将会非常艰巨。
红星新闻记者李伟铭报道。(下载红星新闻APP,提供新闻线索,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