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eCall:从网络电话切入的出海通讯社交软件
文| 铅笔道 记者 邱晓雅
三次创业的心路历程
不同的三次创业,张磊的心情截然不同。
第一次是恐惧:这种恐惧感源于钱和未知。用他的话说,初次创业纯粹是为了赚大钱发大财,但没赚钱时担心赚不到钱,赚到了钱反而不知道该不该拿、该怎么分。
第二次是焦虑:在张磊看来,二次创业的开局并不像外界传言般兵强马壮,团队能力很弱。局面也开得太大,一出世便要打造一个生态。
第三次是平静:目前的创业项目YeeCall,作为一款出海通讯社交软件,或将从通讯、社交、内容过渡到开放平台。
如今,YeeCall能实现音视频通话、文字通讯、Giphy动图库等功能,并能实时美颜、共享位置、同步照片等。它还正尝试社交,如一对一匹配半熟人、陌生人关系链等。截至目前,YeeCall已有2000万左右用户,覆盖印度、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地区,日停留时长为25~30分钟。
从网络电话切入
2014年,点心移动被纳入百度麾下后,张磊开始思考下一阶段的创业,决定从出海网络电话开始。“当年全球市场很广阔,适合打缝隙的战争。如果你一上来就是国内的小池塘,那可能会遇到红海竞争。”
2015年1月,一款名为YeeCall的出海通讯应用立项。
打开中东北非及印度市场
2015年9月,YeeCall开发完成,可以实现音视频通话功能,产品进入盲测期,在全球60多个国家的各大应用平台上线。结果显示,用户集中在中东、北非。随后,团队实行重点突破,针对中东北非提供英文和阿拉伯版本App。
慢慢地,初始用户群逐渐向外扩散,除音视频通话之外的需求也随之而来,比如文字通讯、蓝牙等。用户顺着关系链从中东北非扩散到了印度、东南亚,甚至美国、欧洲。随着YeeCall在印度的爆发,出现大量印度境内跨省通话后,公司决定将重心放在印度市场。
从工具到社交
由于用户的需求不再止于工具,YeeCall也在尝试社交功能,聊天室(如在迪拜、班加罗尔的千人群聊)、多人实时视频/语音聊天、一对一匹配半熟人/陌生人关系链等。试验结果让张磊越来越确信社交对用户增长及粘性的帮助。使用时长便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平均使用时长已从10~15分钟涨到了25~30分钟。
截至目前,YeeCall已有2000万左右用户。而去年第四季度,张磊便尝试通过广告变现,预计今年年底实现盈亏平衡。此外,YeeCall将探索更多盈利模式,比如道具、表情等。
成立两年多以来,YeeCall已获得三次融资:初期,获得真格基金和张磊合投的200万美元天使轮投资;2016年上半年,获得创新工场、EMC投资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2017年4月,获得1200万美元Pre-B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创新工场等老股东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