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是董卓开启了三国?

董卓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是董卓开启了三国?

董卓的父亲辞官后,带着家人回到了西北老家。董卓从小就生活在边疆,父亲家所在的地方接近羌族的领地,董卓的母亲也可能与羌族有关。董卓的成长环境充满了边地的粗犷与残酷,每天除了练习骑马射箭,还要进行左右互搏等训练,这使得他在武艺上有了超凡的造诣,尤其是骑射,堪称一绝。他不仅能做到左右开弓,显示出非凡的力量和精湛的技术。

董卓年轻时非常热衷行侠仗义,身上充满了侠气。与邻近的羌族人有着密切的交往,经常与他们一起活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董卓不仅与羌族首领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甚至在后来为他们杀牛宰羊,款待贵客。这种待人接物的礼数使得羌族首领们对他十分感激,经常回赠牛羊给他。董卓的部下中,像李傕等人也与他有着类似的成长经历,几乎都在凉州边境生活,与羌族为邻。

成年后,董卓所在的边境经常遭到胡人骚扰,这些胡人以掠夺为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董卓因勇武骑射出名,很快得到了西郡太守和刺史的青睐,被任命为地方官员,负责镇守边疆。很快,董卓便凭借一战成名,他在战场上屡屡斩获胡人首级,展现了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因此被任命为羽林郎。

延熹九年,鲜卑人联合羌人起义,朝廷派张奂出征,负责平定叛乱。此时,董卓作为张奂的军司马,凭借与羌族的深厚渊源,很快便派上了用场。董卓凭借从小与羌人打交道的经验,迅速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并在战斗中斩杀了数万敌军,包括许多羌族的首领。这场胜利不仅使董卓声名鹊起,也让他获得了朝廷的许多赏赐。尽管如此,董卓并未贪图这些荣誉,而是将所有的赏赐分发给了部下,这使得他的手下对他更加忠心。

然而,董卓因某些失误被罢免官职,直到熹平年间才重新被召回。这个时候,他获得了司徒袁隗的提拔,再度回到官场,后来还被任命为并州刺史。尽管董卓的老上司张奂并未为他谋回官职,但袁隗的提拔为他提供了第二次机会。董卓曾试图通过送礼恢复与张奂的关系,但均遭拒绝,显示出张奂对他的厌恶。

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董卓接替卢植成为东中郎将,负责冀州战事。虽然董卓未能立即取得胜利,朝廷对其能力表示怀疑,并将他罢免。直到同年年底,朝廷才大赦天下,这一事件才告一段落。

然而,董卓并未因此沉寂。凉州再次爆发叛乱,他随即出征平定叛乱,四个月后,他成功击败敌军并获得了相当的荣耀。这一系列胜利让董卓的声望急剧上升,也为后来的军事行动打下了基础。

在董卓的成长过程中,他不仅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也逐渐积累了自己的权力。尽管他因态度叛逆、行为鲁莽而遭遇许多质疑,但他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对地方的掌控,一步步走向了更高的权力巅峰。董卓的野心和对朝廷的蔑视也日渐明显,他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