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计算P值和t值 SPSS计算P值的公式

SPSS计算P值和t值 SPSS计算P值的公式

品牌型号:联想GeekPro 2020

系统:Windows 10 64位专业版

软件版本:SPSS 29.0.2.0

在数据分析中,不同的统计量会有不同的研究分析功能。比如常见的P值与t值是在检验分析中常用的检验参数。P值用于衡量结果在统计上的显著性,t值则用于检验数据之间是否有关联,两者常配合使用。那么,SPSS计算P值和t值?SPSS计算P值的公式是怎样的?接下来,让我们来详细地学习一下吧。

一、SPSS计算P值和t值

SPSS计算P值、t值,可以通过运行检验分析的方法进行。比如常用的t检验,即可同时计算出P值与t值,以检验两组变量间的差异是否有显著性。SPSS的t检验包括单样本、独立样本、成对样本t检验。

如果实验组与控制组两组样本独立不重复,可选择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如果实验组与控制组是同一人群的样本(比如服药前与服药后),可选择成对样本t检验。

本例使用了两组样本,分别服用不同的药物,以检验药物效果的差异性,因此选择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

图1:导入数据独立样本t检验需满足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等条件。在SPSS的操作中,可通过描述性统计的探索分析进行正态性与方差是否相等的检验。如图2所示,在SPSS的分析菜单中可启动探索分析功能。

图2:探索分析在探索分析功能中,如图3所示,可通过指定因变量、因子列表进行分析。

图3:探索分析设置面板按照检验分析的,如图4所示,将药品服用后对应的“指标”添加到因变量列表,将“药品类型”添加到因子列表,以研究服用不同药品后的指标是否有差异。

图4:变量设置由于本例探索分析的目的是要检验数据是否满足正态分布以及方差齐性,因此,如图5所示,需要点击打开右侧的“图”功能,在弹出窗口中选择“含检验的正态图”,并在下方的“含莱文检验分布”中选择“未转换”。

图5:图设置探索分析检验结果如图6所示,由于本例数据样本量大于50,需查看柯-斯检验显著性(如果样本量小于50,需查看夏-威检验结果),其显著性<0.001,说明数据满足正态性。

图6:正态性检验在另一个方差齐性检验结果中,查看“基于平均值”检验的显著性,其值为0.952>0.05,说明我们无法拒绝原假设,即数据方差是相等的。

图7:方差齐性检验数据满足正态分布与方差齐性后,如图8所示,依次点击SPSS的分析菜单-比较平均值和比例-独立样本t检验功能,开始进行数据的分析。

图8:独立样本t检验在SPSS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如图9所示,将“指标”添加为检验变量,将“药品类型”添加到分组变量。由于此时分组变量未定义,所以“药品类型”后面会出现“(??)”,点击下方的“定义组”。

图9:变量设置如图10所示,将组1、2分别定义为1和2即可。

图10:定义组SPSS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由于数据满足等方差的假设,可查看莱文方差等同性检验的显著性。此处显著性为0.952>0.05,说明无法拒绝原假设,即服用不同药品的样本指标无差异。

图11:检验结果二、SPSS计算P值的公式

SPSS计算P值的公式为t=(X1–X2)/sqrt((s1^2/n1)+(s2^2/n2)),其中X1和X2是两组样本的均值,s1和s2是两组样本的标准差,n1和n2是两组样本的数量。SPSS可以在检验分析中自动计算P值,并在输出表中显示。在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已经演示了t检验计算P值的方法。

除了t检验外,ANOVA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常用的研究统计方法也会计算P值。在应用P值时,通常会设置一个预设的显著性水平(一般为0.05),当P值小于这个显著性水平,即说明原假设(如两组数据均值相等、方差相同等)发生的概率很小,可以拒绝原假设。

三、小结

以上就是关于SPSS计算P值和t值,SPSS计算P值的公式的相关内容。P值和t值是数据研究分析中常用的检验参数,SPSS可以通过独立t检验、成对样本t检验等研究方法自动计算P、t值并展示在输出表中。本文也给出了P值的计算公式,不过更建议大家直接使用SPSS自动计算的结果,操作简单也省时间。

作者:泽洋

相关文章